编者按
理念如炬,照亮发展征程;思想领航,凝聚奋进力量。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,“四种经营理念”是破局攻坚的智慧钥匙,是创新求变的行动纲领,指引澄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。
近期,公司新闻中心联合财务资产部共同开设“四种经营理念深植澄合” 专题访谈栏目。邀请澄合干部职工共同分享理念落地实践中的宝贵经验、鲜活故事与深刻感悟。透过他们的视角,解码理念如何转化为推动生产、优化管理、激发活力的生动实践,展现澄合践行理念的决心与担当,共同探寻企业发展新路径。
本期访谈嘉宾
煤机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
邹同刚
煤机公司技术质检部部长
校丁亮
记 者:
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,制造行业竞争愈发激烈。煤机公司是如何践行“四种经营理念”,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?
邹同刚:
面对市场成本上升、竞争激烈的市场压力,煤机公司着力打好降本增效“组合拳”,用精细化管理撬开价值创新空间,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发展之路。
围绕用“紧日子”过“好日子”,我们建立了“全链条价值管理”体系。在采购管理端,推行“战略供应商、动态竞价”双模式,在外购、外协及装备采购活动中建立3家以上供应商竞争机制,推动采购成本同比下降10%;在生产管理端,开展工艺质量提升专项行动,通过优化设备运行效率,实现人工成本降低15%。
围绕用“赚钱”思维去“花钱”,我们坚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国产化、效益化“四化”工作导向。今年在“油缸再制造生产线建设”专项资金项目中,创新实施“需求识别、采购安装、运维管理、报废处置”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模式,将安全管控、质量溯源、投资测算、节能降耗等要素贯穿项目建设始终,着力提升生产能力和品牌影响力,为企业赢取更大效益。
围绕用“乙方”思维做“甲方”,我们严格界定外委业务边界。通过内部技术团队,自主实施液压支架大修工艺优化、液压支架底阀研发等10项科技攻关项目,累计节约外委费用108万元。建立“售后问题闭环管理台账”,实施从故障数据采集、原因分析到工艺改进的全链条追溯机制,推动关键工序质量管控标准升级,带动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提升至98.5%。
围绕用“营销”思维抓“生产”,我们紧盯煤机装备智能化、绿色化市场需求。坚持“以质取胜”理念,每日对出厂产品进行全流程质量抽检,优化产品密封件、结构件加工工艺;同步推进焊接机器人激光跟踪系统应用、中部槽冲压成型工装等10项工艺升级,通过智能焊接精度控制、冲压模具寿命提升等技术改进,促进生产效率提升35%,实现以高效生产满足市场需求。
记 者:
煤机公司是如何通过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,实现降本增效与品质跃升的双重目标?
校丁亮:
我们着力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,圆环链研究所、液压元件研究所、煤矿提升运输设备技术组、生产服务技术组的“一中心四方阵”创新管理模式,构建起“科技、装备、质量”“三位一体”发展体系。在科技创新领域,实施制度、平台、项目、人才“四维赋能”攻坚机制,修订科技管理制度10余项,依托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孵化专利7项,落地“电液控液压支架大修技术”等科技创新项目13项,培育技术骨干20人,形成了探索、投入、转化、人才支撑的创新闭环。在装备升级领域,实施“强基赋能”项目攻坚,设备维修中心项目建成1.24万平方米维修车间与6300平方米龙门吊广场,配备液压支架清洗系统及油缸再制造生产线,维修效率提升4倍,预计年节约外委加工费用近2000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