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秋风吹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晨昏,
不是简单的季节轮换,是历史与现实的相拥。
天安门的华灯又一次照亮长安街的车流,
那光里叠着1949年的礼炮余响,
叠着无数双曾托举黎明的手。
我们该如何诉说这土地的重量?
是河姆渡陶罐上未干的指纹,刻着文明的初章;
是丝绸之路的驼铃,摇碎戈壁的月光;
也是鸦片战争的硝烟里,
林则徐虎门的火,邓世昌黄海的浪——
那些烧不毁的骨,沉不没的魂,
在岁月深处垒起民族的脊梁。
后来,有一群人从南湖的烟雨里走来,
带着镰刀与锤头的信仰,劈开漫漫长夜。
长征路上的篝火,映着草鞋磨穿的脚掌;
太行山下的炊烟,连着军民共煮的粗粮;
渡江战役的船桨,划破长江的暮色,
终于,在1949年的十月一日,
一声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”,
让亿万人的眼泪,落进新生的土壤。
这新生,从不是坦途上的闲庭信步。
是戈壁滩上蘑菇云升起时,科研人员干裂的嘴唇;
是大庆油田的钻井旁,铁人“宁肯少活二十年”的吼;
是塞罕坝的风沙里,三代人把荒漠种成林海的坚守;
也是改革开放的春风里,小岗村按下的红手印,
深圳蛇口炸响的“开山第一炮”——
我们用双手,把“一穷二白”的标签撕碎,
在废墟之上,垒起高楼万丈。
如今,我们站在新的坐标回望:
高铁如银龙穿梭在山河之间,
把“千里江陵一日还”的诗意,变成日常;
空间站在宇宙的深蓝里巡航,
让“九天揽月”的梦想,有了具象的模样;
脱贫攻坚的战场上,千万人踏碎贫困的枷锁,
让每个村庄的炊烟,都飘着幸福的香;
疫情来袭时,白衣执甲,全民同心,
把“人民至上”的承诺,写在每寸土地上。
这就是我们的国啊——
是黄土高原上老农望着丰收麦浪的笑,
是大学校园里学子眼里闪烁的光;
是边防战士在雪山上挺立的身影,
是快递小哥在街巷里穿梭的匆忙。
她的辉煌,从不是冰冷的数字与勋章,
是每个普通人的日子,都透着滚烫的希望。
当十月的风再次吹过,
五星红旗在晨光里舒展,
我们不仅在庆祝一个节日,
更是在纪念一种精神,传承一种力量。
这力量,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,
藏在对过往的铭记,对当下的珍惜,
对未来的笃定与向往——
山河万里,初心如磐,
这盛世,如你所愿;
这征程,我们继续并肩,走向更远的远方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