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时间:


程新元,1967年6月出生,现任山阳煤矿公司机电科科长。1990年参加工作,在煤矿一线奋斗了30年,从采掘一线的一名普通职工到机电科长,一路走来,这位山东大汉练就了煤矿人独有的坚毅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,多次获得“优秀共产党员”“创新能手”“先进工作者”等荣誉。

身先士卒 勇当煤海先锋

俗话说,活到老学到老。虽已年过半百,但面对先进的智能化机械设备,程新元总是怀着极大的激情琢磨研究,他常说:“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”。为了尽快弄清矿上引进的新设备,他积极和厂家沟通,利用空闲时间研究说明书上的每一句话,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科室年轻技术员,下井时再一个个进行实践。就这样日积月累,矿上的智能化机电设备被他一一摸清、捋顺。

2019年3月,程新元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,要在三天内顺利完成矿井机电设备的安装运行。为了保障安装工作顺利进行,他带领大家在井下连续奋战52个小时,饿了就啃上几口馒头,渴了就喝点矿泉水。由于连班作业加上高强度的体力劳动,汗水不停地在程新元脸上滚落,被汗水渗透的衣服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,大伙看到他这个样子,纷纷称赞:“有这样的干部带着我们干,再苦再累也值了”。在程新元的领导和大家的不懈努力下,矿井机电设备高效顺利安装完成,创造了建矿设备安装史上的一个速度奇迹。

创新管理 深挖内部潜力

机电科担负着全矿机电设备、材料发放的重任,作为科长的他,从物资入矿一直到入井使用,每一步都他要严格把控,他的脑子就像一本“电子账”“活地图”,凡是经过他手的设备,他都能如数家珍。

新时期煤矿发展还是要靠技术创新,守着这一认知,程新元积极鼓励职工开展技术研究。公司地销仓原装车系统刚投入使用的时候,采用的是传统漏煤装车方式,常常因为车斗内装不平影响装车速度和装车量。得知这一情况后,他主动请缨,揽下了装车系统改造工作。通过反复查阅资料、计算论证,他将原装车闸门进行调整,加设配煤刮板机,改变原漏煤出口形状,一举解决了装车速度慢、装车不平的问题,日装车量也由7000吨直接增加到15000吨,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,提高了运转效率,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矿井井口的安全防护闸门一直采用传统的费力臂原理拉伸钢丝绳,由于阻力大,摩擦力大,偶尔绳子断裂易引发安全事故,面对隐患,他认真钻研、反复尝试,将大门改造成拉伸油缸提升的新型拉伸方式,为矿井人、机、物的提升下运提供了极大的安全保障。

严以律己 注重安全生产

“安全关乎每一名员工的生命健康,是企业追求的最大效益,同时关系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把安全生产当作自己家的事儿,就不会觉得累。”多年来,程新元以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,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安全生产管理的重大职责。

今年疫情期间,由于大部分职工还未复工,公司1511工作面急需在短时间内完成设备安装,作为机电科长的他临危受命,组建了一支60人的安装队,承担起此次工作面安装任务。工作中,他班班强调安全、现场实时跟踪,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,坚持“敢抓、敢管、敢考核”的原则,对查出的违章行为决不姑息迁就,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,严格执行规章制度,奖罚分明。在他的不懈坚持与执拗较真敢碰硬的作风带领下,安装队仅仅用了50多天就保质保量、顺利安全的完成了机电设备安装。

技能传承 培养青年人才

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。工作30年,他深刻认识到人才对于煤矿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。基于矿井机电人员基础薄弱、技术能力缺乏的现状,程新元结合同行业人才的先进管理经验,改变之前侧重理论、死搬硬套的培训模式,更多的将精力放在了“寓教于乐”上。他抓住每次大修设备的机会,让更多的青年电工上手检修调试操作,并结合其中要点加以讲解。他牢牢把握“请进来,走出去”的理念,常常利用矿上设备检修维护的契机,合力调配机电人员队伍,以练兵为目的,让实操技术薄弱的青年电工深入组装一线,全程参与设备的组装、调试,面对面与厂家技术人员探讨交流,使青年职工在轻松畅快的氛围中快速积累经验、提升操作技能。

没有豪言壮语,有的是质朴、真诚、无华;没有激情誓言,有的是自信、坚定、进取。正是这样的默默坚守,他从一个从平凡矿工走上了“劳模”之路,用他的话说,“企业成就了他,扎根矿山、奉献矿山是他无悔的追求,他将用执着和激情续写煤海工人的无限风采”。

分享给好友阅读: